一、前言
随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幸福广东的进一步开展,水功能区(即河流,湖泊)的水质达标已作为国家战略出现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函[2011]265号《关于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批复》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省水功能区水质基本达标,到2030年,全省水功能区水质全部达标。因此,以江河、湖泊的水质达标是今后水污染治理的考核目标。它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节能减排中的COD、氨氮总量减排等考核的要求高很多。但这也是人民群众和各级政府检验水污染治理成果的直观标准。因此,彻底治理清溪镇中心区河涌水质,使这些河涌的水质达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亮化、美化河岸及河底,建成休闲河涌,是建设幸福清溪、生态清溪的基本要素。
二、清溪镇中心区河涌存在的问题
1 是河涌水体黑臭,油污漂满水面。
2 在非雨天水量偏少。
3 河岸硬化,景观单调。
三、初步解决方案
针对清溪镇中心区河涌存在的问题,我方拟采用的措施如下:
1.采用我方的发明专利“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发明号ZL200410026737.7)治理河涌的水质,把黑臭水体处理成Ⅳ类地表水的水质,再反引至景观河道的上游作为中心区河段补水之用。
2.沿河涌底部的两边修截污渠(管),收集污水送往“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中进行净化处理,切断污水流入河涌。其方式如图:
3.沿河底铺设补水管,把经“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后的达标出水向上游输送到景观河段,作景观及河涌生态补水之用。
4.在中心区的某些河段,参照广州市东濠涌的形式进行景观河段建设,为清溪人民提供数处亲水休闲河段。
5.结合亲水休闲河段的建设,利用河涌的上部兴建一些商业设施,再用商业设施的收益支持河涌综合整治及运行的费用。从而达到“以河养河”,形成河涌整治,亲水休闲及经济建设良性互动,减轻清溪镇的财政支出。
四、“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工作原理
初拟的“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有二个地点。
方案1是设在聚富路的东侧,此处的优点是河面较宽(超过60m),对排泄影响较小。
方案2设在废弃水闸的下游,方案2的优点是可以把中心区的两条河涌的水体一齐处理,有利于不马河的水质治理。
东莞清溪中心区河涌综合整治布置图
“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平面图
“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剖面图
在非雨天,河道来水以污水为主,河道上的水位较低?!昂拥朗轿鬯硐低场敝械蘑?、②、③、④、⑤号闸门处于关闭状态,提升泵工作,把河道中的污水提升送入“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初沉段进行沉砂等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河水再流入ABFT好氧污水处理区域进行去除COD及氨氮等污染物;然后河水继续下行进入ABFT缺氧或厌氧区进行反硝化,去除河水的总氮污染物后;河水再进入ABFT好氧区进一步净化及让经处理的河水含有足够的溶解氧指标去改善下游的生态环境。⑤号闸门是按“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的下游景观和是否需要进一步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要求而设。
在中、小雨天,当河道的来水量超过“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时,多余的来水从侧排洪辅助通道中溢流排向下游。如上图:
在大雨天,当河道的来水量较大时,河水的污染物浓度较低。停止提升泵工作,打开①、②、③、④、⑤号闸门,恢复河道的排洪功能。待洪水消退后,又重复在非雨天的工况。如上图
系统排泥工况
把初沉至二沉段的底坡设计成顺坡,在二沉段设集泥井,井上设排泥泵进行排泥。在运行期间,可以利用深夜河道污水来量较小的时段进行排泥,起工序如下:
先停运提升泵,提升②、③号闸门后,再慢慢提升①号闸门(或在①号闸门的下部设放空阀解决),让系统的水体反向流入河道的上游暂存。待平流后即关闭①号闸门,开启排泥泵把污泥送到污泥处理间处理后外运,若发现系统的污泥有堆积现象,可用人工辅助措施进行清理。
由于ABFT污水处理工艺的污泥产量较小,在每周(或更长的时间内)排泥一次就能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每次排泥时间不超过2小时。所以,此排泥方式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要同时消除ABFT净水设施上游河道的黑臭情况,可以用补水引水管从ABFT净水设施的出口处,把经ABFT净化后的出水引至黑臭河道上游需要的地点补水入河道。
由于黑臭河道的黑臭河水一般要提升4m以上进入ABFT净水设施,而ABFT净水设施的出口液面水位可以比黑臭河道液面水位高出3m以上。因此通过补水引水管自流反向经ABFT净水设施处理后的出水,补充到黑臭河道上游的引水距离可达到数公里。经我方在佛山市的试验研究证明,只要ABFT净水设施把黑臭河道上游三天的来水进行循环净化,当ABFT净水设施处理后的出水达到Ⅳ~Ⅴ类地表水水质,引水量是黑臭河道污水产生量的3倍时,就可以使黑臭河道不黑不臭。且经ABFT净水处理设施后的出水含氧量高,硝化菌量大,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后,就能把黑臭河道的底泥硝化或可以对系统上游的河涌底泥进行有计划的扰动,使底泥与补水混合流入“河道式污水处理系统”中处理去除有机物,其他不可降解的物质与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底泥一并外运处置,恢复黑臭河道的生态。